從一把蔬菜,到一輛汽車,到一家企業……“認證”二字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認證,是指由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證明一個組織的產品、服務、管理符合相關標準,是消費者信心的第一道保障。然而,“亂認證”“假認證”近年來屢禁不止,讓人們對這項提供誠信保證的行為本身的誠信度發生了懷疑。
  記者經過數月調查暗訪,發現在企業質量管理認證、玩具業產品認證、農產品有機認證三大領域,認證變“認錢”的“潛規則”盛行,弄虛作假走過場司空見慣,一些認證已淪為部分企業自我美化的“假面具”。綜合來看,這幾種認證均存在“潛規則”:
  ——“錢規則”。3C認證是國家強制性的產品合格評定製度。在玩具生產基地廣東澄海,這一認證市場基本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和北京中輕聯認證中心負責。汕頭市奇正玩具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一位經理告訴記者:“中輕聯檢測員來廠檢測,一般有兩人,每人要給1000至1200元紅包,報銷路費沒有收據,用信封裝給他們,這是多年的潛規則了。不給錢的話,就只能等著‘小卡卡’嘍。”
  ——瞞天過海。記者還以蔬菜合作社的名義與上海一家有機食品認證的咨詢機構取得聯繫。機構負責人唐先生說:“和我們合作的認證機構的審核員我都熟,我們會想辦法讓你過,你們只要接待好就行。”唐先生出具的合同中的確寫道,咨詢通過率100%,保證拿到證書。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見過不少企業周邊水質根本不適合生產有機作物,有些農場甚至就弄兩個過濾桶,就算是水處理過了。水源地和外面的水源直接相連,在檢查前幾天人工關掉,到檢查時就能通過。
  澄海玩具協會秘書長蔡傑臣說,許多中介幫企業出“餿點子”通過認證,比如到市場上買一個產品當作正規產品去送檢。而許多企業圖方便和便宜,往往會選擇這種“灰色合作”。
  認證,本意是傳遞信任,增加價值,權威的認證還可以減少因重覆認證帶來的交易成本。然而,事實上由於目前認證市場上的種種“潛規則”,不但沒能給認證者貼上“誠信”標簽,反而增加了成本。某認證機構內部人士透露,現在ISO9000系列認證已開始受到業內質疑,“謹慎的企業往往會直接派人去對方公司進行審核”。
  3C認證更是出現了“國內認,國際不認”的尷尬局面。“因此,做出口生意,還要另找外資認證機構檢測,這些外資機構的費用更高,要求更嚴格,企業的負擔更重。”蔡傑臣說。
  面對種種亂象,相關部門不斷出手治理。但是,為什麼認證領域頑疾猶存?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認為,要加強對認證機構監管。認證機構雖非政府部門,卻行使著行政部門的部分職責。對違規企業和認證機構應給予“行業禁入”的嚴厲懲罰。對於提供虛假材料、虛假數據等違規的認證機構,也應加強黑名單制度建設並及時向公眾公佈,讓其一處失信、處處受制。同時,進一步放開認證行業這一第三方服務市場,通過市場優勝劣汰,讓失去信譽的認證機構自然淘汰。
  據新華社電  (原標題:認證變認錢,誰來監管認證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x18excj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