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0後”加央沒曾想到,他22歲時踏在大山裡的腳印,最終“撬動”了160萬元的中央部委項目。
  他來自華北電力大學,是該校歷年來近3500名走入貧困無電地區的大學生之一。
  今年6月初,華北電力大學的“綠色電力照亮長征路”項目,被政府部門、大型企業一起看中,成為民政部以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示範項目之一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大多數高校的“常規項目”,活動效果常在學生回校後戛然而止。但這所高校,為何能“改變常規”,甚至撬動了一個全新的“能源脫貧”模式?
  點亮一盞燈,改變貧困村
  江西省興國縣齊分村,就是項目“點亮”的地方之一。
  它地處革命老區羅霄山區,交通不便,村民收入微薄。村裡的劉大爺今年已經73歲了,每天去山上採茶打工,一個月能收入1000多元,多年的勞作還讓老人落下了一身疾病。
  剝開貧困的外在,具備專業知識的華北電力大學師生敏銳地關註到,這裡的貧困,與“缺電”如影隨形。
  “由於供電半徑過大和電力線路老化,該村電力供應質量較差、電壓低,電飯鍋的飯都做不熟,常年吃的是‘夾生飯’。冬季雨雪天還有停電情況發生,供電質量急需提高。”華北電力大學團委書記林長強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項目第二個要點亮的地方,在2500公里以外。
  它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南沿,烏魯木齊縣永豐渠鄉的黑家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04團牧二場。88.09萬畝草場,均屬“無電區”。
  “那裡根本就沒有公路,非常難走。但為了調研,我們已經進疆好幾次了。”華北電力大學團委副書記王集令說,“現在牧場戶數210戶,都是哈薩克族。”王集令和師生們走進一戶戶牧民的簡易帳篷,看到的,只有起居用品和爐竈,沒有現代化電器。
  “牧民根據自家草場分散居住,戶與戶之間動輒是幾十公里的山路。所以,採取傳統的‘大電網’送電方式需要很長的線路,成本昂貴。”王集令說。
  項目組決定,向80戶牧民捐贈戶用太陽能發電設備。
  “利用太陽能發電設備,我們就能解決新疆和江西兩地近100戶貧困戶、500餘人的電力供應問題,提高供電質量。”林長強說。
  贏得民政部信任的背後
  這一項目預計總投資16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貼60萬元,地方財政補貼70萬元,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財力、物力支持。並未出資的華北電力大學,反而是核心發起方。這是為什麼?
  “這背後是5年以來,師生的一次次跋涉。”林長強說。
  他介紹,從2009年起,華北電力大學開始了“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大學生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至今,已有近3500名、上萬人次的志願者參與到“綠色電力”相關活動中,包含校友和學生。
  來自西藏日喀則地區的加央就是第一屆志願者。2009年的大三暑假,他和同學回到青藏高原,走進了日喀則地區的拉孜縣節村——一個真正的“無電區”。
  為期三周的實習,震撼了他:“那是一種難以訴說的悲痛,更是一種無法擺脫的責任。”
  加央看到,“戶戶通電”工程覆蓋了的墨竹貢嘎縣共卡巴熱村,與拉孜縣節村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已經洗去了曾經的落後與封閉。“村民們看電視、用電腦,用各種現代娛樂方式洗去一天的勞累。因為通電,他們節省了太多無用功,能夠抽出時間從事養雞、種菜等現代農業。於是,他們改變了粗茶淡飯的日子,開始奔向小康。”
  而在節村藏民眼中,巴熱村每家都有的洗衣機、冰箱、打茶機、電扇、電飯鍋“還是個神話”。“因為沒有通電,他們封閉於山村中,生活非常艱苦。但他們卻不知怎樣去改變,怎樣走出大山。”
  “同樣的年代,資源相似的村子,卻有完全不一樣的現狀和未來。”寫下這句“心酸”的青年加央,現在已經成為西藏電力公司的一名員工。“我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報效祖國,報答養育我的家鄉。”
  15戶人家,撬動“脫貧新模式”
  最終,對江西省興國縣齊分村,項目組確定了15戶幫扶對象,“戶戶對接,精準扶貧”。他們將為老鄉建設一戶一座“戶用並網光伏電站”,也就是實現光伏獨立供電。
  這也是國家的規劃方向。
  按照國家能源局規劃,到2015年年底,全國273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得到全部解決。其中,電網延伸解決154萬人用電,光伏獨立供電解決119萬人用電。
  只扶助15戶,項目的實施面是否太窄?“其實不然。”林長強說。這15戶,只是師生們“埋”下的一個支點。他們將撬動一種始終潛藏的力量——陽光,為老區村民“生錢”。
  “貧困的改變並不容易。”王集令說,“曾經有地方為戴上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而慶祝,慶祝可以獲得財政撥款。有的地方政府把扶貧款交給農民,農民依然不知道如何致富,只好坐吃山空,導致‘越扶越貧’。”
  而他們帶來的太陽電池組、蓄電池組、控制器、逆變器,代表一種嶄新的扶貧模式,那就是“能源解困、綠色脫貧”。
  “最大的變化是,我們給村民帶來的不止是生活用電。多出來的電,村民還可以賣給國家。” 王集令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他介紹,根據國家政策和市場情況,一座“戶用並網光伏電站”每年可為每戶居民帶來近3000元的收益。運行良好的情況下可使用20~25年,總計可以為每戶居民帶來約7萬元的收益。“這樣,就能撬動更多村民願意安裝光伏供電。”
  在這個綠色能源解困模式里,“政府、高校、企業、慈善組織、農牧民”五方,誰也不能單打獨鬥。“政府負責政策引導,財政補貼,基層落實;高校負責輸送和培養人才,研發新技術;綠色電力企業免費為用戶安裝、培訓,電力供應部門負責日常維護;慈善組織募集社會資金;農牧民學知識,輔助安裝和維護。”林長強說。
  在他來看,“無電村”的村民贏了,期待致富的地方政府也贏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能撬動地方政府財政配套投入。因為地方政府也發現,這個模式可以‘一次小投入、長線大產出’。”
  在一縷縷變成電力的陽光中,“美麗中國”也贏了。  (原標題:一所高校何以撬動“能源脫貧”新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x18excj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